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庆啤酒去年净利13.37亿元增5.78%,与火锅组cp

重庆啤酒去年净利13.37亿元增5.78%,与火锅组cp

发布时间:2024-04-02 15:26:25

  1. 啤酒行业如何改革才能顺应高端化趋势?
  2. 啤酒巨头业绩大比拼:青啤、华润向上,百威向下
  3. 啤酒业“关厂潮”仍在持续 高端之争愈演愈烈:未来谁执牛耳?

一、啤酒行业如何改革才能顺应高端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504.7万千升,同比增长61%。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315.9万千升。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国各行各业都开始恢复正常,中国啤酒行业也开始复苏。

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啤酒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有所改变,渠道改革成为行业高端化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来看,啤酒厂商的渠道升级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经销商赋能及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高端化趋势下,经销商地位越发重要

高端产品集中于现饮渠道,升级趋势更加明确。按照销售终端的不同,啤酒渠道主要分为现饮和非现饮两类,2019 年我国啤酒现饮/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 51.4%/48.6%,2020 年现饮渠道受疫情影响占比有所下降,预计现饮/非现饮占比为 48.6%/51.4%。

现饮渠道多销售中高端产品,具备较高的门槛和溢价水平,而非现饮渠道主要销售中低端产品。因此,啤酒行业高端化的结构升级将主要集中于现饮渠道。

赋能经销商,做大高端市场。由于餐饮、夜场等销售终端议价能力较强,且较长的结账周期对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能力提出了挑战,经销商资源禀赋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高端渠道之下,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由松散的利益关系转变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厂商需要更多地赋能经销商,给予经销商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并制定严格的考核计划,引导经销商配合企业的高端产品战略,携手共拓高端市场。

线上协同线下,电商助力发展

电商推动产品高端化,品牌形象有望提升。随着啤酒渠道从传统的餐饮、零售向更多元化的场景发展,电商也逐渐成为渠道改革的一大热点。

尽管由于啤酒产品对新鲜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啤酒在中国的主要饮用场景为在外聚餐,啤酒行业的线上渠道发展较为缓慢,但电商渠道依然可以作为对其他渠道的补充。

此外,电商也是各大啤酒厂商的产品展示平台,线上渠道主要推广中高端产品,有利于公司推动产品高端化,提升品牌形象。

百威、青岛、华润领衔线上发展。根据2019 年阿里线上渠道销量数据来看,百威、青岛、华润在线上渠道的发展领先其他同业公司,市占率分别达到 32.9%(其中哈啤 13.81%,百威 13.67%,科罗娜 5.42%)、14.76%、8.53%。

百威英博: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后,百威在2014 年切入中国电商市场,与天猫达成深度合作,开设线上啤酒旗舰店。

2015 年,百威成立电商事业部,专门开拓线上市场。百威线上旗舰店主攻高端产品,并通过天猫全球酒水节、天猫超级品牌日等新零售手段,不断重塑品牌形象、优化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构建并不断拓展“互联网+”渠道体系,通过搭建电商渠道专业组织,不断放大“官方旗舰店+官方商城+网上零售商+分销专营店”的立体化电子商务渠道领先优势,并积极与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多渠道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消费体验。

华润啤酒:2018 年 7 月,华润雪花啤酒与京东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电商新营销。

本次全方位深度合作主要包括四方面:

1)持续打造用户的极致体验。

2)全方位提升华润雪花品牌形象。

3)助力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4)做好市场开拓与布局。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430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广东省以近84万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和福建省数量次之,均拥有超过50万家相关企业。

截至2020年10月19日,我国去年已新增超过120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

其中,前三季度新增超过111万家电商相关企业,较2019年同比增长65.98%。第三季度新增近50万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6.77%。

全国市场群雄割据,龙头企业各显神通

行业格局呈寡头垄断,五大厂商各踞数城。2010-2019年,我国啤酒行业cr5由60.4%提升到 73.5%,但相比美国在 1990 年就达到的 90%的 cr5 水平,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啤酒厂商所占据的优势地区各有不同,华润、青岛、百威三家基本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其中:华润对应贵州、四川、安徽等地区,青岛对应陕西、山东等地区,百威对应江西、湖北、福建等地区;

燕京、嘉士伯的区域化属性更加明显,其中:燕京对应广西、北京等地区,嘉士伯对应新疆、宁夏、重庆等地区。

华润+喜力:渠道赋能品牌,剑指高端市场

华润携手喜力,成就天作之合。早在1983 年,喜力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喜力口感偏浓厚,难以得到惯饮清淡型啤酒的中国消费者的认同,且喜力自建销售渠道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其在中国发展较为缓慢,被百威后来居上。

2018 年华润啤酒与喜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二者将在渠道端和品牌端进行强势互补,携手共拓中国啤酒高端市场。

搭乘华润渠道快车,喜力有望实现全国化发展。华润已基本形成全国化布局,贵州、四川、安徽、辽宁都是其基地市场,市占率超过60%,在江苏、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市占率也超过 40%。

未来喜力将借助华润的市场优势,搭建高端销售体系,实现全国化铺市和销售;而华润则可以借助喜力既有的品牌影响力和中高端渠道运营经验,大举开拓国内高端啤酒市场。

加强终端掌控,二次改革显决心。华润的第一次渠道改造发生在2002 年,雪花啤酒在啤酒业传统的“厂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终端”经销模式之外,开始了以服务终端为核心的深度分销模式,即华润直接进行终端渠道维护,以增强对渠道的把控力。

2018 年 6 月,华润雪花宣布启动全国渠道二次改造,其核心理念 cdds模型包括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模型,由渠道模式、分销管理模式、经销商经营模式和业务员工作模式构成。cdds 模式能够进一步加强公司对终端的掌控力,在终端建立强壁垒。

青岛:渠道模式灵活,适配不同市场

加强终端掌控,巩固市场地位。作为国内啤酒行业巨头之一,青岛啤酒不断深化市场销售网络,加强对终端客户的维护和掌控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基地市场的优势地位和新兴市场的占有率。

目前青岛啤酒在陕西、山东、上海、山西、海南等地的市占率达到了50%以上,在河北、甘肃、广东等地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渠道调研数据,公司在餐饮/夜场/流通/ka 渠道占比分别为 50%/10%/30%/10%。

青岛啤酒采取独特的“大客户+微观运营”渠道模式。大客户模式是指通过选择、培养经销商,提升其营销能力,使其成长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大客户,从而支撑公司业务成长。

微观运营模式是指借助区域平台,通过对基层业务团队进行严格的定格、目标、行为、追溯和绩效管理,不断强化青岛啤酒业务团队的执行力和对终端场所的掌控能力,最终实现价值链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渠道运作因地制宜,厂家经销商分工协作。青岛啤酒会根据区域市占率、经销商能力等在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

在市占率10%以下的市场选用“密集型模式”,在市占率 10%-50%的市场选用“混合型模式”,在市占率 50%以上的市场则选用“独家型模式”。

因地制宜的渠道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市场的需求,最大化公司渠道效益。

百威:高端运营自成一档,渠道管理独具匠心

公司足迹遍布全球,尽显霸主本色。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厂商,旗下拥有超过500 个啤酒品牌,销售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

2019 年,百威英博全球销量达561 亿升,销售收入达 523 亿美元,其中北美/中美洲/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亚太地区销量占比分别为 19.3%/23.9%/25%/15.3%/16.6%。

百年酒企进军中国,战略布局彰显实力。1995 年,百威通过收购湖北地区酒厂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多年不断收购中国本土啤酒厂,为日后的战略布局打下基础。

2011 年,百威英博在中国启动核心城市战略,在六大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成都)依托大商制度买断夜场、餐饮等销售终端,迅速抢占高端市场。

根据 global data 的数据,2018 年百威在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中占比高达46.6%,而当前百威亚太中国区餐饮+夜场渠道占比合计达 55%,足见其在高端化运营方面的实力。

专注发展高端市场,渠道运营经验丰富。百威自进入中国起便着力于高端市场的开发拓展,多年来在高端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从渠道建设角度来看,百威有一套完整的渠道建设模型,通常先通过全面覆盖ka 渠道快速打入空白市场,随后逐步布局夜场、餐饮等高端渠道,打造高端化基础,最后实现产品和渠道的全方面覆盖,形成基地市场优势。

从渠道管理角度来看,百威创立了高端公司模式(hec),专门服务品类框架中的高端及精酿啤酒品牌,为其配备专业的高端及超高端核心经销商和渠道资源。

嘉士伯+重庆:组织重塑提效率,渠道改革助发展

重大重组引资源整合,渠道升级有望加速。嘉士伯最早于1978 年进入中国市场,1981-2005 年间通过密集收购逐步占据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市场,成为西部地区绝对龙头。根据公司年报,2019 年嘉士伯在中国西部地区市占率达到 63%。

重庆啤酒的优势市场则在重庆、四川和湖南,2019 年公司在三地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2%/20%/7%。

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嘉士伯和重庆啤酒将整合现有渠道资源,进一步推动渠道建设与升级。

“大客户制”赋能经销商,数字化升级助力发展。嘉士伯在西部基地市场积极推动品牌升级,实现高端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则实行大城市战略,通过大客户制给予经销商足够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发挥渠道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拓展市场。

截至2019h1,公司大城市战略已覆盖 36 个城市,在中国区业务中占比达 20%。

此外,数字化转型是公司“扬帆 22”战略的一大核心,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对渠道的数字化升级,通过后台对销售、经销商等的行为分析,制定地区策略及 kpi,进一步赋能经销商发展。

天风证券表示,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关注行业环比改善机会。啤酒四季度催化较少,但明年的布局机会已经逐步显现,建议绝对收益资金开始重点关注。

预计啤酒行业将加大中高端啤酒的推广力度,不断升级品类,加速全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

川财证券表示,目前,国内消费场景逐渐恢复,啤酒动销环比持续改善,拉动对啤酒厂商的需求。

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市场集中度提高叠加消费升级,啤酒行业高端化稳步推进,头部酒企有望持续受益,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北证券,中外行业研究整理推送

二、啤酒巨头业绩大比拼:青啤、华润向上,百威向下

在中国白酒耀眼的光芒之下,啤酒产业一直低调得有些过分。红星资本局发现,其实龙头啤酒公司的业绩也挺好,比如青岛啤酒(600600.sh)、华润雪花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3月28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略降0.8%;实现归属净利润2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86%,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长34.79%,表现尤其亮眼。

3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价一路走高,收盘83.80元,上涨2.82%,总市值1143亿元。

无独有偶,前几天华润啤酒(00291.hk)也公布了2020年业绩,同样十分乐观;不过百威亚太(01876.hk)业绩继续滑坡,在中国市场销售有点惨。

青岛啤酒创 历史 最好业绩

2020年业绩不好怪新冠疫情,成为许多企业屡试不爽的“法宝”。但国产啤酒龙头青岛啤酒2020年仍然逆势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其中净利润更是创下了 历史 最好业绩。

从业绩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青岛啤酒实现营收277.6亿元,仍然保持了稳定,但净利润大增幅长,说明已经进入“量稳价增”的局面,为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

青岛啤酒的业绩表现远优于同行。2020年国内啤酒行业确实受到疫情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行业共实现啤酒产量34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

2020年青岛啤酒加快了推出高附加值产品的速度,年内开发并投放市场的青岛啤酒“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超高端新产品,符合市场消费升级潮流,也提升了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百年之旅”官方零售价289元/瓶,一时吸引了很多眼球,但象征和试水意味明显,更多还靠“琥珀拉格”拉动销售,价格在20-25元/瓶之间,与其他高端啤酒品牌差别不大。

报告期内,公司主品牌青岛啤酒共实现销量387.9万千升,其中“百年之旅”“琥珀拉格”“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1903”“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共实现销量179.2万千升,保持了在国内啤酒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引领了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下的高质量发展。目前青岛啤酒已经形成9大系列、70多种产品,在中端、中高端及高端价格带都有分布,可以满足各消费层次消费者需求。

青岛啤酒在年报中表示,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和品质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外产品市场,实现了利润的逆势增长。近年来,公司继续深化实施“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自身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引领中国啤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润啤酒“有限多元化” 或进军白酒

在青岛啤酒发年报的前几天,另一家啤酒巨头华润啤酒(00291.hk)也公布了2020年业绩,同样十分乐观。

华润啤酒2020年实现营收314.48亿元,同比减少5.2%;实现净利润20.94亿元,同比增长59.6%。之所以华润啤酒出现营收减少、净利润反而上升的情况,也是受高端化战略的影响。2020年华润啤酒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146万千升,较2019年增长11.1%,带动平均销售价格上升。

华润啤酒以华润雪花著称,另外在2019年收购了喜力中国,形成“雪花+喜力”双品牌战略。

华润啤酒ceo侯孝海在业绩会上表示,2020年是华润雪花啤酒决战高端极其重要的一年,业绩超出预期,将雪花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1年的重点任务依然是决战高端,在次高端上争取更多的市场、更高的份额。

值得得注意的是,侯孝海表示,华润啤酒在“十四五”期间的战略将 探索 并聚焦、优选有限多元化的产业和品类适当进入,以充分释放雪花啤酒的管理、品牌、渠道网络能力,其中包括白酒产业的进入。

在此之前的3月10日,侯孝海率队到山东省潍坊市考察,并与地方政府就景芝酒业的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前景芝酒业已经两度谋划上市受挫,这也被业内解读为华润啤酒或曲线进入白酒行业。

此次发布会上侯孝海也对此进行了公开回应,表示将优选“有限多元化”的产业和品类适当进入,这些产业或品类包括白酒、低酒精度的预调酒和果味酒等领域。他表示,大体来说,标准是该品类在网络、产品属性等方面和啤酒相近;同时只是实验性进入,逐步发展新的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此外,选择有限多元化布局,还要对雪花啤酒目前的渠道网络产生重要的支持和聚合能力。

百威亚太掉队明显

更早些时候,百威亚太(01876.hk)也公布了2020年财报,全年百威亚太录得收入55.88亿美元,同比下滑12.4%;毛利为29.07亿美元,同比降14.4%;净利为5.5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2.76%。

百威亚太是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bud.us)整合亚太市场业务之后而设立的子公司,主要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及越南等市场。

百威亚太表示,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在各个市场的业务表现参差不齐,但泛亚平台保持稳健。2020财年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下跌11%。虽然第四季度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销量、收入有所回升,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处下跌状态。

百威亚太负责运营亚太地区超过50个啤酒品牌,包括百威、时代、科罗娜,以及福佳、凯狮、哈尔滨啤酒等。多年来,百威啤酒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一枝独秀,60%以上销量在夜场。但受疫情影响,夜场渠道遭遇重创,因此百威业绩受到的影响也更大。

经过多年竞争后,中国啤酒行业已经从群雄混战进入到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000729.sz)、嘉士伯五强争霸的格局。截至目前,燕京啤酒、重庆啤酒(600132.sh)、珠江啤酒(002461.sz)仍未公布2020年年报,其中重庆啤酒已归于嘉士伯旗下。

如今,百威啤酒正面对强力挑战,其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内资啤酒品牌纷纷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发力中高端产品,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珠江啤酒等均在中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对百威市场份额进行了挤压和蚕食。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的业绩和利润增长在意料之中。随着啤酒消费高端化不断夯实以及发力,高端产品的占比在持续提升,整体的业绩和利润也是比较亮丽的。但是现在又面临新的问题,如果3年后高端市场也进入一个瓶颈期,或者说固化期之后,这些企业的增长路径以及增长的方向在哪里?这也需要思考。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陈应鹏

三、啤酒业“关厂潮”仍在持续 高端之争愈演愈烈:未来谁执牛耳?

能否长期提升盈利能力?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啤酒”)未来平均每年要关厂3家,公司将在8月下旬的业绩公告中明确本年度关厂计划。

去年9月20日,青岛啤酒也表示,接下来计划通过3-5年关闭整合10家工厂。实际上,自2015年起,嘉士伯、华润啤酒、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巨头就先后开始关闭工厂。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时间 财经 ,国内啤酒厂从2015年开始陆续关停,到现在还没结束,部分原因是涉及到沟通问题,很难一步到位。此次华润啤酒关厂主要是因为一些工厂太老,需要进行产能优化。此前做中低端产品时,生产基地和市场靠得很近,可以降低成本。但随着整个啤酒行业中高端消费红利的到来,生产基地跟市场离得远一点也没问题。因此,酒厂的布局与之前必然有所区别,需要作出调整。

朱丹蓬还表示,不论关厂并购、还是研发,国内啤酒市场唯一的主题就是高端化。但要如何实现高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纷纷关厂

国内较大的啤酒公司中,重庆啤酒是最早开始关厂的内地酒企。2013年重庆啤酒被嘉士伯收购后,于2015年关闭5家工厂,2016年至2018年每年关闭1家工厂,基本实现了关厂当年承担大额一次性资产减值损失,并于次年享受到关厂带来的降费提效红利。

华润啤酒紧跟重庆啤酒节奏,是关厂最多的啤酒企业。2017年华润啤酒关厂7家, 2018年迎来关厂高峰,共关厂13家,计提一次性减值损失20.4亿元、员工安置费用4.83亿元。2019年,公司再度关闭7家工厂。

青岛啤酒2018年关掉2家工厂,2019年关掉2家工厂,此外还计划5年关闭10家工厂,目前已经关闭4家,按计划未来3年每年还会关闭2家工厂。

此外,百威亚太在2016年至2017年关停了8家工厂,嘉士伯在2017年一年内就关闭并处理了17家工厂,珠江啤酒也于2017年3月关闭生产低端瓶装啤酒的汕头工厂,2017年以来燕京啤酒也频发公告宣布关停部分工厂。

规模效应是很多行业排名前列公司的追求,但啤酒行业巨头纷纷关厂,显然已无心规模之争。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的啤酒消费群体基数呈现下降趋势,啤酒行业2013年行业产量达到最高点5062万吨后开始逐年下滑。

行业经历过产能扩张期、和并购整合期之后,竞争格局已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行业前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达85%,前三的市场占有率为70%。

2018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的销量占有率分别为29.6%、21.1%、20%,华润啤酒虽在销量上处于首位,但据了解,当前主要品牌为华润雪花啤酒,价格在5元以下,销量占公司啤酒总销量约为90%。

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曾公开表示,华润啤酒已经是最大块头了,但不是最强的。国内啤酒竞争已经进入决战阶段。华润啤酒从大到强,决战就需要在高端啤酒方面打败百威。

侯孝海曾还曾提出,到2020年利润较2017年翻番,即利润每年要有30%以上的增速。青岛啤酒也在2019年7月提出五年后“再造一个青岛啤酒”的目标。

高端化之战

与无心规模增长相反的是,高端化给啤酒巨头仍留有空间一搏。2018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金额为46元每人每年,与可比国家巴西(200元每人每年)、韩国(547元每人每年)等相比,仍有5-10倍的空间。

2019年国内啤酒高端化率为16%,百威高端产品占比最高为28%,嘉士伯高端产品占比也在25%以上,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则是国产品牌中高端化率较高的代表,分别为23%和22%。华润雪花由于总量大,低端产品数量较多,故高端产品占比最低。

此外,华润啤酒对于高端产品的布局时间也晚了一步。青岛啤酒自2010年布局高端产品矩阵,推出奥古特和逸品纯生布局高端产品线,目前奥古特已在高端啤酒市场中形成了较好的口碑,随后推出的鸿运当头、经典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等也均有较好的反响。华润啤酒2013年推出脸谱系列,再次发力已是5年之后的superx、匠心营造和马尔斯绿等。

2019年4月,华润啤酒完成对喜力的股份交割,是其高端化的最大手笔。侯孝海曾表示,喜力中国对华润啤酒2019年的业绩贡献并没有那么大,销量也没有较大增长。但喜力有全球高档品牌运作的经验,拥有全球的资源和平台,对进一步做大高端酒将作出一定贡献。

对此,朱丹蓬表示,华润啤酒的高端化确实慢一点,其收购喜力目前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做高端并不容易,没有五年根本看不出喜力的品牌效益。

产品结构上,青岛啤酒高端产品的价格跨度较大,从6-8元到20元以上均有产品布局。而华润啤酒价格带集中在8-14元之间,在20元以上的超高端价格区间尚无产品占位。

地域品牌中,朱丹蓬表示,重庆啤酒在本地高端化做得不错,但燕京啤酒就不行,这两年已经完全被落下,被嘉士伯反超,未来估计也没有太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1-3月国内啤酒产量累计同比下滑33.8%,几大巨头也未能幸免。

青岛啤酒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显示,期间收入为62.93亿元,同比下滑20.86%;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滑34.32%;华润啤酒暂未公布一季报,此前公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及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约26%和42%。

此外,百威亚太2020年一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和销量分别下降了45.4%和46.5%,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69.3%;重庆啤酒2020年第一季度显示,其一季度营收5.55亿元,下跌33.36%,归属净利3410万元,重挫60.2%;燕京啤酒的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滑41.86%;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下降518.03%。

同样是利润下降,不同的啤酒企业表现也不尽相同。据尼尔森资料,在零售渠道方面,虽然行业出现大幅衰退,但在高端及超高端组合的强劲表现下,百威亚太的市场份额持续取得增长。百威亚太的电商渠道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几乎为第二名的两倍。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此前表示,今年2月天猫商城的啤酒销售量同比增长了42.5%,销售额同比增长48.2%,啤酒均价同比上浮了4%。所有品牌中又以百威啤酒和青岛啤酒的销售额涨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4月,中金公司曾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啤酒行业正迎来关厂潮,市场认为这是行业盈利能力提升拐点的信号。中金公司却认为,关厂之后公司盈利能力会有短暂的明显提升,但 提效红利消失后,在无差异化大单品的前提下,此举无法带来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 (北京时间 财经 陈世爱)